在现代文明越发匆匆的行色中,1999年已悄然而至:我们又向新世纪迈进了一步,一个千年的纪元行将结束它沧桑的篇章。
的确,不管怎么说,一个历史时段之终就意味又一个历史时段之始。而即将过去的20世纪,对于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来说,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纪里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无法挥一挥衣袖就可以作别这百年的烟云。
在20世纪的这个100年,人类文明似乎将几千年、甚至几万,乃至几十万、几百万年来郁积的智慧———创造性的与毁灭性的———,在不断加速中瞬间爆炸,以至于当我们翻开100年前的历史卷轶时,很难相信20世纪人类倏忽之间竟会发生如此令人震憾的剧变。有时候,生于这个世纪的我们只能叹谓,不是我们不能适应,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回眸100年,人类经历了亘古未有的劫难和血腥。人类更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成果。
有学者对历史记载的战争作过这样不完整的统计:人类自15世纪晚期至本世纪90年代约500年间,共有1.5亿人死于战争,其中仅发生在本世纪100年里的两次世界大战,就造成了将近9000万人的死亡!
100年来,人类圆满了太多的光荣与梦想,也记忆了太多的焦灼与遗憾。当我们在为科技的昌明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而兴奋时,我们也在为众多人的生存和贫困而祈祷;当我们可以登上航天飞机去发现人类生活“新大陆”时,我们也正在为自己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的环境而忧虑;当原子能正日益成为人类未来的主要能源同时,它也成为足以毁灭这个星球几次的恐怖力量;当我们在津津乐道于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已经使地球成为人类群居村落时,我们也忧心忡忡地看到强权和武力依然时常践踏着全球社会的平等、公正……
但是,值得庆欣的是,20世纪的人类尽管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争,仍然以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创造出更多的辉煌与希望。毫无疑问,在人类走向21世纪之际,和平、公正与共同发展、进步,已经成为全球社会的主旋律。
在日臻全球化的20世纪,中国社会的演进乃是人类社会演进之一部分自不待言,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所赖以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社会与文化形态的嬗变。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先生在描述20世纪初的世界时写道:“20世纪在希望中诞生。它起始于一个相对祥和的氛围之中。”“1900年的元旦,各大国首都的主导情绪一般说来是充满乐观主义的。”他忽视了一点。就在这一年,包括美利坚合众国在内的八国联军攻占了中国首都北京,并于次年逼迫清朝政府与之签订了《辛丑条约》。就在这一年,沙俄军队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屠杀了中国平民5000人。
而稍早于此,在踏进20世纪的门槛前,“戊戌变法”几位君子的头颅成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祭祀新世纪的牺牲。
———中国,一个文明悠久的国度和民族,就是这样孱弱地被历史的惯性拽进20世纪的……
但是,1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期待着新世纪的曙光首先照耀着世界东方这片神奇大地的时候,我们足以感慨和自豪:20世纪的中华民族不但在自己旷古未有的浩劫中经受了深重的苦难,更在凤凰涅的奇迹中体验了辉煌的荣耀。
坐看风起云涌,重温百年冷暖。20世纪无疑是人类文明以来,最为激荡之100年。沧桑百年的历史,决非为20世纪的人所能阅尽和诠释的。历史本是人类体验的写真。而这沧桑百年的历史,倘若只有我们个人之体验,我们固然难有所得;反之,倘若没有我们个人之体验,我们同样难有所得。
正缘此,《世纪》的创刊,即是希冀集众人之体验,为百年的历史留一份见证,给未来的回溯描一条线索。
《世纪》目前暂为双周刊,逢单周周一在本报九至十一版刊出。第九版为《世纪话题》,通过言论、纪实、访谈、图片等形式,记述和评论20世纪重大事件和社会思潮、科学文化成果,阐述对新世纪的展望,辟有《世纪回首与展望》、《世纪评说》、《沧桑人物》、《老照片》等栏目;第十版为《世纪真相》,以追忆具体历史事件为侧重点,交待背景、探究原由,充分利用新发现和解密的史科,对历史事件作出新的描述,辟有《真相》、《档案探秘》、《世纪之谜》等栏目;第十一版为《世纪人物》,将以纪实手法讲述各类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历程,以及他们的功过、遭遇、逸闻,从一个侧面反映二十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拟设《家族》、《世纪人物》、《本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人物归宿》、《凡人故事》、《沧桑一瞬》等栏目。
在这里,读者可以尽情回味一百年的万千情结,展舒迎接新世纪的激动胸怀———回顾与前瞻的结合,怀旧和咏新的交融,情感与理性的辉映,是我们的初衷。因此,我们的一个心愿就是与您相约:倘若没有你们的体验,我们同样难有所得。